“京”彩文化 • 青春绽放——北外马院携手留学生开展“信仰行”生动实践地打卡行活动

作者: 时间:2025-10-2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国际青年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留学生办公室精心策划开展“‘京’彩文化 • 青春绽放”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从北京长城看全球——从‘历史脉络’到‘全球坐标’”为主线,组织来自国中院、国关学院两个学院的法国、俄罗斯、巴西、伊拉克、蒙古国、斯洛伐克、哥斯达黎加、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等9个国家的13名留学生代表以及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翻学院、国关学院的12名北外学子共赴怀柔区黄花城水长城与响水湖长城景区,开启了一场富有深刻教育意义和时代内涵的实践研学之旅。

活动中精心设计的中英双语问答环节让留学生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交流所观所感,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这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文明对话,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与大国的责任担当。

   24日上午,大家抵达黄花城水长城入口,高级翻译学院学生金钊为大家介绍了黄花城长城与灏明湖交融形成的“长城入水”的独特景观及文化价值。黄花城水长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城在水中、水绕山行”的格局减少了对“自然肌理”的破坏,既体现了中国先民“顺势而为”的生态理念与智慧,又与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

   沿着水库大坝乘船游行,同学们抵达明代板栗园,百年古树依旧枝繁叶茂。聚焦中国生态保护的悠久历史与智慧,留学生们围绕几百年树龄的板栗树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智慧、中国可持续发展古老智慧对文化延续性的启发展开讨论,还分享了自己最爱的中国水果和食物,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午,大家前往磨石口关长城,围绕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展开问答环节。除了谈到中国的四大发明,留学生们还兴致勃勃地讲述在中国接触到书法、京剧、中医等文化精粹,同时,他们还结合在北京的见闻,细数了新能源汽车等现代创新成果,这些无不彰显了中国速度的惊人魅力。

   最后一站来到响水湖长城,围绕“理解长城的世界价值与当代意义”,留学生们探讨了长城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增进世界对中国历史理解方面的作用。大家感慨长城不仅是中国的象征,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本次水长城打卡行活动,以游览为载体、以问答为纽带,成功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留学生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与情感联结,不仅读懂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去与现在,更在交流中收获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鸣。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让更多国际青年走进中国实践,为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发展之路注入更多力量。


撰稿:杨晓洁


邮箱:bwmy@bfsu.edu.cn  电话:010-88816864  邮政编码:10008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

手机版